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
幾十里水路到湘江
我們踏著紅軍走過的路
從資水到湘江
又隨著囷囷蜿蜒瀏陽河
來到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瀏陽

瀏陽河原名瀏水
因瀏陽城而名瀏陽河
其源頭古井始鑿于宋代
附近居民常用其祈求風調雨順
在古井處舀水進行‘洗’禮,領取紅絲帶并署名
祈福家友人和,愿萬事興
祈福家國天地和,愿風雨順
金秋十月,重陽佳節
正是登高祈福的好時節
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深秋
讓我們相約
2020“走紅軍走過的路”徒步穿越系列活動(瀏陽站)
暨“健康星城 登高祈福”長沙重陽登高健身大會
走紅軍走過的路,重溫紅色記憶
祈愿疾疫消除、國泰民安
瀏陽的紅
瀏陽市,湖南省轄縣級市,由長沙市代管。瀏陽地處湘贛邊界、湖南東部偏北,古為“吳楚咽喉“。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組織和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,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,9月19日各路起義軍部隊來到瀏陽縣文家市會師,在瀏陽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紅色記憶。
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紀念館
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紀念館位于長沙市瀏陽市文家市鎮人民路34號。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組織和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,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。9月19日各路起義軍部隊在文家市會師。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(里仁學校)紀念館于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01年6月被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。
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
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(錦綬堂)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(1879),原為當地大戶涂氏的莊園式建筑。1931年,湖南省蘇維埃政府駐入漾水灣,辦公地址設在錦綬堂。1950年土改時,錦綬堂房產分給農民住,1962年瀏陽縣人民政府將此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錦綬堂坐北朝南,磚木結構也,建筑格局為三進五開間,左右各有兩列廂房。
瀏陽紅一方面軍活動舊址
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李家大屋,位于瀏陽市永和鎮石江村大屋組。創建于清嘉慶年間,歷經四載(1803—1806)而落成,建筑坐東朝西,磚木結構。原占地面積萬余平方米,現僅存主體建筑中棟部分。1930年8月23日,毛澤東、朱德率紅一軍團與彭德懷、滕代遠率領的紅三軍團在此會師,根據中央指示精神,兩軍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(簡稱紅一方面軍),共四萬余人。
胡耀邦故居
胡耀邦故居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位于長沙市瀏陽市中和鎮蒼坊村敏溪河畔。故居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,故居坐北朝南,呈倒凹字形布局,土木結構,小青瓦屋面,占地面積450平方米,大小房屋共計19間。為典型的瀏陽民居建筑風格。
瀏陽的食
提到瀏陽就會想到瀏陽蒸菜,炒米等地方美食,大圍山梨、烏花生更是大圍山標志性農產品。其中大圍山梨果肉白色、肉質脆嫩、多汁、果核極小,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;烏花生則具有防癌、保護肝臟、保護心肌健康、延緩衰老等功效。
大圍山的秋
大圍山巍巍然,是瀏陽河發源地,這里有黃山松濤、高山杜鵑、千余公頃南國草原。秋日楓林、柿樹紅染山巒,織出如夢似畫的秋日仙景圖。

重陽登高,在大圍山上遠眺,極目望去楓林、柿樹紅似血。遇上晚霞萬丈,殘陽如血,葉紅如血,二者渾然一體,是仙境而不如。
2020“走紅軍走過的路”徒步穿越系列活動(瀏陽站)
暨“健康星城 登高祈福”長沙重陽登高健身大會
帶你走進大圍山
一起登高祈福
活動形式
活動路線
活動要求
活動報名
報名要求
獎勵辦法
走紅軍走過的路,重溫紅色記憶
祈愿疾疫消除、國泰民安
10月24日
我們不見不散~
— end —
編輯 / 小六月
審核 / 紅 霞